《佛学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 佛教与象

2019-11-14

作为跨文化现象的“佛教”(在西文中,“佛教”一词之立迟至19世纪30年代)并非单一实体,而是许多亚传统的集合。若果真如此,则应该以复数形式称呼佛教为“诸佛教”而不仅是“佛教”而已。

2019-11-14

视知觉实验显示了观念心态对于所见事物的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只是见其所愿见者——或曰想见其所愿见者,而将与其现实模型不相符者过滤掉。

2019-11-14

我们可以认识到人们在对其他文化进行研究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几乎意识不到的自身文化的成见和臆断的影响。因此谈到佛教研究,我们必须保持警觉,以避开“文化盲点”的危险,并且避免由这种臆断导致的误解,即西方的概念和范畴可以毫无保留地应用在其他文化和文明之上。

2019-11-15

如果信仰上帝在这个意义上成为宗教的要义,佛教就不可能是一种宗教。佛教从不坚持这种信仰,倒是与此相反,根本否认造物主的存在。

2019-11-16

佛教的核心教义由创始者归纳成为一套互相关联的基本原理,被称作“四圣谛”。

2019-11-19

几个世纪以来,佛教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部众宗派,主要的分别在于偏向保守的南传佛教(主要在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地传播)和较为敢于进行制度创新的北传佛教(主要在中亚、中国和日本等地传播)之间。南亚以上座部为主。这个教派的名称是“追随教诫”或者“追随原始教诫”的意思,尽管通常被译作“上座长老的教诫”。这一教派的信徒认定自己是守护者,守护着佛陀本人的教义。北传者则属于所谓“大乘”佛教运动,“大乘”意为普度众生的“大车”。僧众往往自认归属于两派中的某派,其情形相当于穆斯林认为自己属于逊尼派或什叶派,亦如西方基督徒常常认为自己或是新教徒或是天主教徒一样。

2019-11-19

佛教何以能在世界宗教体系当中立足存身。回到我们原先的问题上来,我们也能明白何以不能将佛教简单定义为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一套伦理制度等等。其实它包括了所有这些方面,有时则会突出地显现为其中的某一种形式。但这大半取决于人们的视角,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忽略了其中的某些维度。

第二章 佛陀

2019-11-19

如果佛陀活在今天,所谓“四相”比比皆是:垂垂老者、病院处处、坟茔座座都在宣示人生的短暂与脆弱,而与此同时,每座教堂、每位牧师却在证明所有类似问题都可以通过宗教寻得解决。这个寓言似乎暗示,尽管“四相”比比皆是,大多数的人——跟年轻的佛陀一样——都建造了一道精神屏障(例如宫墙)将令人不快的事实真相拒于视野之外。然而,不受欢迎的事实真相还会一次次以某种方式不请自来,例如生、老、病、死之类,根本无从回避,恰如佛陀当年乘辇出巡时所遇到的一样。

注 当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害怕,勇敢的面对它,战胜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加油!奥利给!

2019-11-20

直至一个夜晚,他坐在一棵后来被称作菩提树的大树底下,获得了他一直在追寻的大彻大悟。当夜首更时分,佛陀能够看透自己的前世生活,可以清晰记忆一切细节;到了二更他便天眼洞开,可以清楚见证天地间一切众生依据各自的善恶行为历历不爽的生死轮回;三更时分,他终于明白自己的精神污染消失殆尽,一切欲念和无知连根拔去。他已经“完成一切应做之事”——获得涅槃,中止轮回,正如他降生时的预言所说的一样。

第三章 业与轮回

2019-11-21

要想象出这种安排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把它当成一座三十一层的办公大楼。最底层的是地狱——那些在前生犯下罪孽的生灵就在这里苦受煎熬。他们在那里所受的酷刑——例如下油锅或者车裂之类——经常成为大众艺术的生动题材。佛教的地狱(严格说应该是诸地狱,因为不止一个)与基督教的地狱似有两方面的不同。其一,它并非最后审判之地,故此似乎更像基督教的炼狱,一个灵魂暂时寄居等待脱离的场所。脱离的实现须待那个将生灵送入地狱的恶业消灭之时。第二点不同就是佛教地狱包括火热和寒冰二类,而后者之中的苦状源于冰冻而不是热火煎熬。

2019-11-21

这座建筑顶上的二十六层(六到三十一)是诸神的居所。上部五天(二十三至二十七)被称作“净土”,为修“不还果”者所居,他们在证悟的关口,不必再往生人世。其下诸天众神凭借自己的善行得享欢乐祥和之境,只不过依然受到羯磨辖制,须跟从其他生灵继续轮回。二十七层之上愈趋庄严神圣,每上一级,诸神寿数都会增加,以人类时间来看则达亿万年之久。但时间概念原本相对,不同事物自然各有不同;举例来说,人的一生其实只相当于底层诸天众神的一天而已。

2019-11-28

那么,到底是什么令行为或善或恶?从上述佛陀给出的定义来看,大体是根据人的意向和选择。人的心理动机在佛家看来即所谓“根”,据闻有三善根和三不善根。由贪婪、憎恨、欲念等等激发出来的作业谓之“不善”,反之如无执、慈悲、慧解等等激发出来的则谓之“善”。但要在证悟得道上面取得进展也并非单凭良好意愿就可以了,有时候好心也会办成坏事。因此好心必须在正确的行为中得到体现。正确行为的基本含义就是既不害人也不害己。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行为在许多佛经教诫当中都被严厉禁止。有关这个话题的进一步讨论将在讨论伦理学时进行。

2019-12-05

甚至完全否认轮回转生观点的人也可能成为佛教徒,尽管这样一来佛教可能会被视为某种科学化的人文主义了。相信人死之后仍然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这对大多数佛教思想传统来说,都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要求。

第四章 四圣谛

2019-12-05

佛教的终极目标是结束苦难和轮回转生。佛陀曾经这样说过:“过去和现在我所表述的都只是苦难以及苦难的终结。”尽管这一表述相当负面,其目标倒是积极的,因为灭苦的途径就是发掘出人行善积德的潜力。某人若能获得这种自我实现的至境,则被视作修得涅槃。

2019-12-05

如此说来,所谓涅槃就是善与智的融合。两者的关系若用哲学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善”、“智”二者各自都是涅槃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019-12-05

已知智是德的必要对应,那么什么东西才是意图明心见性者所必须了解的呢?必须了解的主要就是佛陀证悟之夜所悟出并在波罗奈鹿野苑初转法轮时所讲述的内容。这次说法所包括的就是互相关联的四圣谛,即(一)一切皆苦;(二)苦起因于欲望;(三)一切苦皆可得到解脱;(四)存在着一条解脱苦难的途径。有时我们会用一个医学上的比喻来描述四者之间的关系:佛陀被比作一位医生,有药方来诊治人生之苦病。首先他会判断病名,次则解释病因,然后断言此疾可治,最后着手进行治疗。

注 太有道理了

2019-12-05

诸比丘众,何谓苦谛?生苦,病苦,老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阴盛苦。

2019-12-07

欲求导致轮回,欲求是对生命的沉溺以及由此带来的愉快体验。如果五阴像一部汽车,则欲求就如同燃料一样可以驱使汽车向前。尽管轮回转生通常被认为发生在此生与彼生之间,但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据说每个人都在经历分分秒秒的再生,随着五阴在渴求愉悦体验的推动下不断互相作用和变化。从此生到彼生的延续,几乎就是欲求累积能量的结果。

第五章 大乘佛教

2019-12-07

与早期教派注重自我救赎意识相当不同的是,大乘佛教着重强调了救赎他人。这个观念表现在菩提萨埵这一楷模身上:发愿以无数世代之生命不畏劳苦地引导众生走向涅槃。凡献身大乘佛教者即成菩萨(即菩提萨埵的简称),但对多数人而言这只是开始,在此之后还有漫长的修持过程。菩提萨埵这一楷模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大乘佛教也因而曾经被简称作“菩萨乘”。

2019-12-07

大乘佛教的信徒推论道,如佛陀般悲悯的人断然不会撒手不管,断绝与他人的联系。言下之意是他们相信佛陀仍生活在“世外”的某处地方,如同他在人间道时一样仍在普度众生。出于这种信念,一些虔诚教派出现了,它们举行崇拜和供奉以求酬神偿愿。在

2019-12-07

很明显,由于公元初几个世纪以来出现的此类发展,大乘佛教与佛陀原来的教诫有所偏离。佛陀认为解脱是个人的事情,而大乘佛教则倾向于认为可以通过信仰与恩宠来获得。然而,即使在发展出这一观点的净土宗看来,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也并不完全等同于涅槃。转生在净土之中的人仍然需要为最终获得证悟而不懈努力。

2019-12-07

这一思路的另一重要含义就是涅槃和轮回之间并无任何区别。龙树推论道,万事万物如果并非实有,则在深层意义上是相同的。既如此,涅槃和轮回的区别从何谈起?事物本身并无区别,因为事物的本质都只是“空”;所谓区别只存在于我们对事物的观念里面。他举出的例子就是杯弓蛇影(某人在晦暗之中将绳索误认作毒蛇而受到惊吓)。一旦认识真相,一切惊惧恐慌和逃跑欲望便都消失得无影无踪。龙树就此推论说,为求解脱所要做的只是具备正确观念——承认真实存在——而非从假定不完美的现实状态(轮回)向完美状态(涅槃)飞跃。

2019-12-07

大乘佛教并不拒绝佛陀的早期教诫,只是有时候会以极端方式对其加以重新解释。大乘佛教自以为揭示了佛陀教诫的真义,在它看来这些真义并未受到早期传统的重视。

第六章 佛教在亚洲

2019-12-07

禅宗认为明心见性之法在于直觉感悟而非逻辑推理。那种内心火花的闪现——称之为顿悟——经常在尘世活动中出现,此时大脑平静放松,并不强求学理以及智慧方面的解析。这种体验被比作桶底脱落,出其不意,在电光石火之中偶然得之。禅宗将未经启明之心比作一池泥水,认为要使之清澈,最好的办法是听其自然(由它慢慢沉淀),而不是借研读教条频频翻搅池子。禅宗有一种反偶像崇拜的倾向,似乎认为研读经典教义、戒条律令等等,只是阻碍了领悟真知的进程。相反,禅定则被看成是获得心灵洁净的最佳途径。禅宗亦借诙谐言谈、自发举止、离经叛道的思想理念加上诗词歌赋等等艺术化的形式来传达顿悟的意思。这种超理性的觉醒可以通过绝非“言词”可以表达的方法,由禅师传达给禅定修习者。

2019-12-07

对密教教义的理解可以有不同层次。有些佛教徒秘密结社——似与女巫的聚会并无不同——演习充满男女性行为的仪式。另有一些则视如此教诫别有深义,不可单凭外表观之。西藏艺术与神像大都具有赤裸裸的性爱内容,但是通常被解释为一种象征,其中男像表示“方便之法”(指菩萨引导众生明心见性的诸多法门之一),女像表示“智慧之法”:二者之欢喜合体即为涅槃。

第七章 禅定

2019-12-07

解脱之道须从内心求之,只可以通过对自我本质的深刻了解来获得。

2019-12-07

这些能力的获得跟佛教其实并无多大关联,在印度传统之中被认为只要肯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容易获得。尽管据称佛陀本人倒是具备这些能力的,但他却时不时地嘲笑那些不遗余力企图获得这些能力的人。他指出,与其穷尽毕生精力研习如何做到履水如地,不如雇请一位船夫!

2019-12-07

禅定极其重要,而且是修习八正道的关键步骤。通过端正人生态度,比如鼓励善行,运用止寂之法,最终得以培养出对他人的深刻道德关怀。在这种关怀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自然而然地为他人的福祉而行事处世,将他人的利益和福祉等同于自己的。佛家的金科玉律就是这样的:“众生平等,趋利避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按照这条规则办事,就可以取得至善。通过分析理解和内观自省,智慧油然而生,开始明白何为苦、集、灭、道。

第八章 佛教伦理

2019-12-08

其中第一套即专为俗家弟子而设的五戒,最为人所遵奉,所谓五戒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婬,(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佛家道德操守的核心在前四戒。

2019-12-09

故此尽管在佛教典籍中没有明确提到权利这样的字眼,但在法义务的概念中隐约暗示了出来。若是一位国王有义务公平治国,那么可以认为其臣民有“权利”要求公平待遇。泛言之,若任何人都有义务不杀生,则一切众生都享有了生存的权利;若任何人都有义务不偷盗,则所有人都享有权利使自己的财产不被无理剥夺。

2019-12-09

在佛教中,人的尊严似乎源自人人皆具有明心见性的能力,正如佛教传统中诸圣和佛陀本人的事迹所显示的那样。“佛陀”反映出了人所具有的潜力,体现了深刻的见识和慈悲——众生皆可仿效的品质——从中可以寻得人的尊严。佛教教义曾经指出,我们都是潜在的佛陀(大乘佛教某些派别将之表述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或证悟得道的种子)。由于具有这种共同的悟道潜力,所有个体都值得受到尊重。故此为了公平起见,每个个体的权利也都应该受到保护。

第九章 佛教在西方

2019-12-09

“为什么不应该及时出现一种西方的佛教,一种非大乘非小乘而是‘新乘’的佛教……并非刻意,而是悉听自然,跟别的部派一样,从佛教的根基上成长起来,记录了佛陀的证悟得道?没有理由不能顺利地一起发展,哪怕其中掺杂西方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精华。这样就可以影响不断变化的西方思想。它既不是上座部佛教,也不是禅宗……我们不知道它会是什么,现在也不必计较它会变成什么模样。法是永恒的,而法式须随着人不断变化的需要而改变!”

2019-12-09


上一篇: 数字资产计划 下一篇: 2020年每日记录